北胜州置澜沧卫轶事
简良开明初,朝廷在北胜州置澜沧卫的说法较多,现将所能查询到的相关轶事提供于后,供参研。
一、傅友德的前瞻方略
明初大将、军事家傅友德,相继于洪武十四年、十九年、二十
简良开
明初,朝廷在北胜州置澜沧卫的说法较多,现将所能查询到的相关轶事提供于后,供参研。
一、傅友德的前瞻方略
明初大将、军事家傅友德,相继于洪武十四年、十九年、二十一年三次来云南征战。其中就于洪武十五年三月、十六年七月两次进北胜。北胜区区一隅,身为明军统帅的傅友德何须亲自大驾光临呢?这就是一军主将的独特之见了。
早在洪武四年七月,傅友德攻下成都,四川平定,并在四川练兵时,曾有进军云南的意向,对川滇边境军事地志有所耳闻,并将其中一部留在今攀枝花市迤沙拉,为进攻云南作准备。时盐源、盐边及攀枝花市迤沙拉为润盐县,隶属云南罗罗蒙庆宣慰司。当年十月,由于战事需要,傅友德奉命班师回朝,进军云南之事搁浅。朝廷数次派人来云南诏谕梁王和大理段氏均遭拒绝后,便开始为武力征讨云南进行准备。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巡视四川永宁(今属宜宾叙永)、雅(安)、播(播州即今贵州遵义地区)之境,修整城廓关隘;在贵州设都指挥使,统领各地卫所,监视云南,对川滇军事地志特别是对云南罗罗蒙庆宣慰司和北胜府的大概情况有所了解,上报朝廷,供皇上参考。傅友德派都督佥事胡海率五万军士在永宁练兵,为进军云南作准备。在进军云南之前,朱元璋亲自详细阅览了云南地图,广泛咨询云南情况,对云南地形、民情、将领用兵特点、关隘要道,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逐步构成作战方略。
洪武十五年三月,征滇三将军会聚鹤庆,傅友德与蓝玉、沐英商议,要深入实地视察调研,了解北胜和罗罗蒙庆宣慰司的军事地理、民风民情等情况,为将来的军事部署提出方略。
傅友德两次进北胜,听取了毛太华、蔡长甫等人和世守高、章氏的详细介绍,身临其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北胜和罗罗蒙庆宣慰司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作出了前瞻性很强却又很实在的军事部署方略。金沙江中上游两岸,是蛮夷之地,土酋众多,“夷性顽犷,诡诈多端,阻山扼险,以为长计”,自古以来“云南诸夷,叛服无常”,主要是因为“其地险而远,其民富而狠”。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接受博望侯张骞建议,派使臣分四路出使“西南夷”,寻求通往身毒(印度)的道路。使臣王然于遭到洱海地区“昆明”部落的阻击,通身毒的道路终未打通。后来,汉王朝平定“西夷”,以邛都设置越嶲郡。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蜀兵数万攻击劳浸、靡莫两部落。迫使滇王举国投降,汉王朝于该地区设置了益州郡,并赐滇王印,令其仍为“长帅”,统治滇地臣民。同时,汉军又西征曾阻拦汉使的嶲、昆明部落,遭到强烈反抗。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郭昌再次发兵征讨昆明部落,因征讨无功,被夺去将军印。几年后,汉朝方把昆明部落征服,在滇西设置了六县,归属益州郡。
——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益州僰人首领若豆、孟迁等起义,姑复县(北胜)夷大牟起兵响应,形成“三边蛮夷愁忧尽反”的局面,王莽派军十万连战五年不克而还。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姑复、叶榆(大理地区)、弄栋(楚雄地区)等地“昆明诸种”在栋蚕率领下昆明族的起义大规模暴发,大牟再次起兵配合栋蚕控制了益州和姑复地区。建武十九年东汉王朝派武威将军刘尚为统帅,征调广汉、犍为、蜀郡士卒和朱提夷兵1·3万人,经越巂从拉(攀枝市境内)渡泸水(金沙江)定姑复入益州征讨起义军,至二十一年(45年)战事方平息。
——东汉元初四年(117年),越巂郡部落首领封离杀遂久(永胜)县令,举兵反汉,乘胜破二十余县。封离起义平息后,“稍宁五十余年”。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云南,调整郡县,设立云南郡后平静的时间较长,达数百年。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巂州都督刘伯英上疏,松外诸蛮(昌明县以外,即今四川盐边县至云南永胜、华坪一带)叛乱,应当出兵征讨,以通西洱、天竺之道。唐太宗派右武将军梁建方率巴蜀十三州兵马征讨,两年后方平息。
“天宝之战”后,这一带便为南诏、大理国领地。南诏、大理国为与朝廷、吐蕃争夺盐池(四川盐源),以此为军事前沿,派有重兵镇守。元属云南行省,但仍在段氏总管势力范围。
纵观这一带的历史事件,自然地理和军事地志,认为要使诸蛮“制其不叛,重在使其无叛”。而北胜和罗罗蒙庆宣慰司是滇西北军事要地,设重军镇守,宜置卫屯戍,其治夷之道必须是“威德兼施,使其畏感”,方能长治久安。因而,傅友德以强烈的前瞻意识,提出置卫方略。他的方略与蓝玉、沐英交谈切磋,达成共识。傅友德、蓝玉班师回京后,这一方略就由镇守云南的沐英来实施了。
实践证明,傅友德当初提出的在北胜和罗罗蒙庆宣慰司设卫屯戍的方略是正确的。
二、在北胜州置卫的客观必然性
永胜地处滇西北中部、金沙江中上游,历史上辖区范围大都包括今华坪、宁蒗等县地,古系越巂郡,又在越巂、益州之间,“界滇跨蜀”。既是民族大迁徙的走廊,又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关津道口,是四川内地通往滇西北乃至出境的必经之地。又称为“云南北门,北国胜门”,在冷兵器时代,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洪武十五年以后,云南虽归入明王朝版图,但各地土酋初归,蛮性难抑,北胜周边反叛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各地各族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地域的战斗,威胁明政府统治权力,朝廷随时调兵征战平乱。
永胜境外周边当时的战事主要有:
洪武十七年十二月,丽江宝山州土官生拗叛乱;十八年丽江宝山州土官剌密如吉复叛;二十年剑川州土官知州杨奴叛乱。这三次叛乱,由丽江土知府木得随从大理卫李指挥收捕平乱。沐英根据傅友德当时提出的在北胜和罗罗蒙庆宣慰司设卫屯戍的方略,上书朝廷,向皇上提出在云南增设卫御之议。
洪武二十年(1387年)五月,明太祖命西平侯沐英、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四川都指挥宁正、楚雄卫指挥袁义、大理卫指挥郑祥、品甸卫指挥赖镇、金齿卫指挥李观、储杰等,在品甸、金齿、楚雄至澜沧江中游筑营棚,配置火铳,加强防备,以御麓川。九月,明太祖下令调集湖广军4.5万人入滇。十月,又调陕西、山西5.5万人入滇,调楚府(湖北)护卫军6000人入滇。十一月,命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到云南指挥诸军。十二月,明太祖传谕西平侯沐英,在永宁至大理、曲靖至云南前卫、右卫到禄丰、普棚至大理等地,60里设一堡,置军屯,并兼任传递驿站。加强军事实力,确保军事活动畅通。永胜境内的他留驿、海腰铺、清水邑、金江堡等军事设施都得到加强。
同年八月,原元(伪)元帅保朱窜据丽江宝山复叛,丽江土知府木初(木得之子)随大理卫都指挥使郑祥征剿。
二十一年三月,丽江土知府木初管领土练随西平侯沐英征进景东伯夷蛮寨平叛。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云南左布政使张枕奏:‘维摩、云龙、永宁(宁蒗)、蒗蕖、越、顺等州蛮民顽恶,不遵政教;宜置兵戍守以控制之。’上报曰:‘蛮民习俗,自昔与中国不同,为政者羁縻之可也’。”⑴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西番酋长卜八如甲与拓榆水寨头目刺塔等叛乱,从永宁攻至蒗蕖,即将进取北胜。沐英派都督冯诚统领丽江土知府木初、北胜土知州高策及其舅舅北胜州副同知章观音奴土司武装平乱,兵到蒗蕖白交山,捕获卜八如甲。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罗罗蒙庆宣慰司的润盐县置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隶属四川行都指挥使司,自此盐源、盐边归入四川。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置马喇长官司(今惠民、永兴地区),治所盐边惠民,隶属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
二十六年,维摩等十一寨又复叛乱,沐英之子沐春率兵到此平叛,于是设卫之事又奏朝廷。②
同年十二月,四川盐井卫左所土司刺马氏贾哈喇和永宁摩梭洞西番反乱,攻至蒗蕖、北胜一带。时黔宁王沐英已故,其长子沐春率都督何福征剿,木初、高策、章观音奴等土酋武装从征。二十七年一月,贾哈喇等降服,乱平。
二十七年春正月, 建昌打冲河、西宁堡土酋与云南摩梭洞合谋叛乱,攻占永宁,进至北胜与蒗蕖边境。沐春、沐惠与四川中军都督佥事徐凯以成都等卫兵力征剿,将其击败。毛太华与高、章、木、阿土酋都参加了这次征剿。⑶
丽江土知府木得、木初父子为立功表现,在洪武十六佛光寨之役后随傅友德追擒高生进北胜,为削弱江东土酋实力,对自己有利,就曾向傅友德建议在北胜留守重兵。洪武二十七年一月,四川盐井卫左所土官贾哈喇谋反,侵犯至北胜与蒗蕖结合部,沐春率都督何福征剿,木初随军从征,又一次提出在北胜屯置重兵的建议。可以说,木氏父子对协立澜沧卫起了积极作用。
基于如此紧迫态势,派重兵镇守滇西北,正示大明以武功定天下的雄威,打破金沙江上游两岸土司称雄割据,与朝廷分庭抗礼之局面,建立由中央王朝一统天下的制约机制,已迫在眉睫。沐春将设卫之事再奏朝廷,强调在北胜州设卫,“羁縻”金沙江两岸土司,已势在必行。皇帝朱元璋为了“寓兵于农”,巩固边防,节缩经费开支,批准沐春的奏章,并即付诸实施。
于是,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置澜沧卫。⑷同时设置的卫所还有:二十七年置临安卫(在今建水),二十八年置,中屯千户所(在大姚县)隶属楚雄卫。
三、云南中卫调驻北胜州,置澜沧卫
卫是明代军队编制名。防地可以包括几个府,一般驻在某地即称某卫。明初在京师和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有的根据所处地区的军事需要和地域情况进行调整而有所增加或减少。军士有军籍,世袭为军,以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收入支给。其军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都司),统由中央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至明代中叶,屯田多被官军蚕蚀,军士破产散亡,民存无几,又无战斗训练,仅供地主官僚使役,不能担任防卫,遂改用募兵制。
卫所编制和实际员额并不完全相符,这是因为云南都指挥使司下辖卫、所,是按洪武七年所定编制执行的,每卫编制5600人,1120人称千户所,112人称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二(每总旗辖50人),小旗十(每小旗辖10人)。后来,有的根据所在地区的地位作用,军队需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有所增加或减少。原云南中卫建于洪武十五年,在云南府(昆明)东北,设指挥使1人(正三品),指挥同知1人(从三品),指挥佥事4人(正四品),镇抚司镇抚1人(从五品)。下设经历司经历、知事各1人、中卫仓大使、副使各1人等。千户所设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设百户长或称百户伍(正六品),辖左、中、右、前、后、中左6个千户所,统马步旗兵2078人,屯军1750人,舍丁620人,军余1356人。后经调整,增至正、副千户长16人,百户伍66人,实际人数已超过编制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将在昆明屯驻了十多年的云南中卫调驻北胜州,置澜沧卫,原在北胜的毛太华百户归属澜沧卫。澜沧卫军数有所调整,经调整后的编制为6500人,实际人数已达万余人,成为加强卫。原任指挥使李荣,指挥使王佐(正三品)。王佐在洪武十五年进军北胜时是千户长,后任云南中卫指挥佥事,再晋升为指挥使(万户侯)。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建置之初,权力较大,除管辖本卫官军和民户外,还管辖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土司军民。实际员额已达万余。
这批一万多人的中原军民,又称军户,因随同前往的有军人,家属,还有民户。他们的原籍以湖广长沙府为主,其余是江西、江苏等地。他们是永胜汉族的先民。他们的入主,从根本上改变了永胜的民族结构,开创了永胜文明史的新纪元,后来永胜成了以汉族为主、“中原文化中心论”的县份。
这一重大史实,民间统称为“洪武调卫”,至今妇孺皆知。
澜沧卫的建立,确保了滇西北和滇川边境的社会稳定,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加强了中原与边疆地方的关系。
四、“澜沧”一名的来历
以往曾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城西有澜沧山,卫与驿皆以此得名。”如《读史方舆纪要》卷117北胜州载:澜沧山:在城西南二里,高二百丈,卫与驿皆名澜沧以此。又《新纂云南通志》卷二十六地理考六“金沙江以北诸山”载:“澜沧山,永北(城)西南二里,高二百余丈,卫与驿皆曰澜沧”。
另一种说法是:元明时曾称金沙江为北澜沧江,今澜沧江为南澜沧江,⑸ 永胜被金沙江三面环绕,卫以江得名。因为金沙江古名称谓繁多,汉晋时称泸水、绳水、若水、黑水等,隋唐时称么些江、丽水等,元明以后又称北澜沧江、北金沙江、丽江等。⑹
有学者对“元明时曾称金沙江为北澜沧江,今澜沧江为南澜沧江”的说法提出质疑。由国史纂修校正官、四川新都状元杨慎编撰、成书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的《南诏野史》载:“金沙江源出吐蕃旄牛徼外犁牛石下,本名犁牛河,又名犁水,讹为丽水。
经丽江府、鹤庆州、姚州而东北达於四川马湖府之马湖,即《山海经》所谓若水。《水经》注云,若水经云南之遂久县即今金沙江巡检司地(北胜),昔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天位,降居斯水为诸侯,娶蜀山氏女,生颛顼於若水之阳,疑即其地也。”这一记载与《中国历史地图册》元明以前分册、正德《云南志》、《乾隆永北府志》等史书记载相吻合,说明元明之前即称金沙江。金沙江曾有过泸水、绳水、若水、黑水、么些江、丽水等称,却无北澜沧江之说。
另据民间流传,“澜沧”与“浪沧”“那擦”同音,纳西族的口语无法分辨。丽江土知府木初协立澜沧卫,此名有可能出自木初之口。也许沐春与木初谈到置卫的名称之事,木初指着北胜府西南的山脱口而出“那山叫那擦山,厄(卫)也就叫那擦厄(卫),嘎!”“那擦厄”与“澜沧卫”是音同字不同,沐春采纳了这个名称就定为“澜沧卫”。
再有一说,“澜沧”之说出于傅友德。颖国公、征滇明军统帅傅友德两次进北胜,第一次在迪里坡放眼远眺,右前方是烟波浩缈的程海,左前方是一马平川的三川坝,正前方则是巍然翘立的澜沧山,他面对浑宏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就已若有所思。第二次由程海东岸上山进北胜,波澜壮阔的程海使他一饱眼福,踞高临下,鸟瞰程海,脑海里闪烁出古人名句:《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这里的澜是指大波,程海波澜壮阔也;沧通苍,青绿色,沧江、沧海也。程海观澜韵无穷,沧江环抱蕴灵川。这山就称“澜沧山”,将来置卫,卫以山得名,称“澜沧卫”。傅友德的在北胜置卫,并将卫名称为“澜沧卫”,与蓝玉、沐英等高级官员交换过意见,达成共识。
至于“澜沧山”之名源于何时何因,史书查无据,而永胜汉文化的大量传入是以征滇明军进北胜为标志,且以傅友德所说为“澜沧”之名来历的一条为依据,较为可信。
注释:
⑴《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211页。
⑵ 见《滇系●典故》卷11。
⑶ 《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231。
⑷ 见《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241。
⑸见《云南地名集刊》1981年第一期王树五《云南省市县名考释》。
⑹何守伦《韶山毛氏与永胜毛氏同源共祖》。